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2025年招聘博士人员公告
一、学校简介
二、学院简介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暨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始建于1987年,是中国第一所小儿脑瘫防治、儿童康复与研究的专门机构,创始人李树春被誉为“中国小儿脑瘫康复之父”,开创了我国小儿脑瘫康复事业的先河。医院是我国儿童康复医学领域的领军单位。1983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成立全国首家康复医学院。2000年开始招收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2001年开始招收康复治疗学专业专科学生,并与日本札幌医科大学联合办学开展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2004年康复治疗学专业升为本科,是我国第一批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2010年在以康复护理为特色的护理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护理学院。教育部最新公布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排行榜》结果显示,我院康复治疗学专业全国排名第五(A+首都医科大学、A南京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是黑龙江省唯一进入B+并在其中排名第一的专业。
我院是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理事单位,国际残疾儿童学会联盟全球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儿童康复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卫健委康复医学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黑龙江省基地,中美合作伙伴联盟(CPN)全国儿童康复人才培训基地;国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康复医学专家委员会儿童康复学组组长单位;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黑龙江省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副会长单位;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基地;黑龙江省引智成果示范基地;黑龙江省儿童康复专科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单位。
我院拥有一支以全国儿童康复领域学术带头人为引领,以国家及省市知名专家为骨干,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医疗、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其中国际级学会理事1名、国家一级学会副理事长1名、理事2名;国家二级学会主委2名、副主委兼秘书长2名、常委5名、委员4名;省级学会主委1名、副主委3名、常委5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等多个核心期刊常务编委、编委2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1人,享受国务院特贴1人,黑龙江省第一批德艺双馨名医、黑龙江省卫生系统首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省卫生系统“三八红旗手”各1人,省龙江名医2人,省年度感动人物群体1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优秀研究生导师与省优秀教师各2人,市三江名医3人,市德技双馨名医1人,市德技双馨标兵1人,市优秀医生团队1个,学校感动校园人物1人。80%专业技术骨干曾出国留学和研修,同时聘请国内外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知名专家作为我院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我院以小儿脑瘫防治、康复和研究为特色,运用现代康复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综合康复方法开展各类特殊需求儿童和成人的康复治疗,儿童康复医疗技术全国领先。设有小儿脑瘫康复一科、小儿脑瘫康复二科、小儿神经科、发育与行为儿科、神经康复科、康复评定科、康复治疗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传统康复治疗等)、医技科及矫形器制作部等科室。1988年主办首届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并牵头制定我国小儿脑瘫定义、分型及诊断标准,2006年进行修订。牵头组织全国脑瘫康复专家编写的《中国脑瘫康复指南》《脑性瘫痪儿童康复服务指南》《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指南》已经出版。迄今为止,收治来自国内外的小儿脑瘫、孤独症、智力障碍、多动症、感觉统合失调、言语障碍、学习障碍及成人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等患者近3万名。国外患者来自俄罗斯、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瑞典、澳大利亚、阿塞拜疆等国家,国内患者来自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院培养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研究生、康复治疗学和护理学本科学生近千名。近五年,毕业硕士研究生50名,在读36名,其中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喀麦隆等外籍研究生3名;毕业本科生分布在全国10余个省、直辖市,部分已成为我国康复医学界骨干、儿童康复医学领域的中坚力量。主持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等各级教学研究项目;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主编、副主编及参编教材38部,其中主编、副主编我国第一、二版康复治疗学专业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3部,参编19部。作为卫生部康复医学人才培训基地,从1994年起每年主办一期全国小儿脑瘫康复技术培训班,已主办24期,为全国各地儿童康复机构培养小儿脑瘫康复技术骨干3000余人;从1988年起每1~2年主办一届全国小儿脑瘫暨儿童康复学术交流会议,已主办15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近三年,接收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修人员100余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儿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
我院与日本、英国、美国、荷兰、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大学、学术团体和康复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佳木斯大学儿童神经康复实验室);省级领军人才梯队1个(康复医学);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康复治疗学);省级精品课程1门(作业治疗学)。近五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生计生委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财政部专项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35项,部分科研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儿童康复医学》《实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技术》等是国内同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实用性强的学术专著,成为广大儿童康复专业人员的工具书。编辑《中国儿童康复》会刊,在全国儿童康复领域内部广泛发行,受到一致好评。
三、学科(专业)优势及特点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学科前身是儿科学学科,研究方向为小儿脑瘫及小儿脑损伤防治研究,学科创始人李树春教授被誉为“中国小儿脑瘫康复之父”。198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儿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被原黑龙江省教委确定为省高校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获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内唯一以儿童神经康复为特色的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被评为优秀省级重点学科。学科设有一个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儿童神经康复实验室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唯一的儿童神经康复实验室;学科团队是黑龙江省省级领军人才梯队。近五年,毕业硕士研究生65名,毕业生分布在全国20余个省、直辖市,部分已成为我国康复医学界骨干、儿童康复医学领域的中坚力量。
学科目前是中国儿童康复的领军学科,牵头组织完成国家卫生健康委科研专项“中国小儿脑瘫流行特征及规范化防治研究”,明确了我国小儿脑瘫最新的发病率和患病率;近三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4项,其中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其中包括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脑瘫患儿膝过伸柔性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研究,获180万元),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3篇,其中SCI收录4篇,主编、副主编及参编学术专著14部,教材8部;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17项。顺利完成中国残联康复部、英国剑桥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全国6~10岁孤独症儿童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完成国家卫健委科研专项课题研究;完成了我省卫生计生委重点工作—黑龙江和乌苏里江12个县市儿童脑病流行病学调查,为我省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学科成为国家级科研基地、教学成果示范基地、人才培训基地及儿童康复资源中心,不断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康复模式。
四、招聘计划
https://rsc.jmsu.edu.cn/info/1072/1757.htm
需求单位 | 招聘岗位 | 岗位代码 | 学科(专业)要求 | 学历 | 学位 |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三附博士岗位 | BS004 | 医学 | 研究生 | 博士 |
五、享受待遇
待遇面议。
通讯地址: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桥北路6号
联系人:赵老师
联系电话:0454-8623646
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报名邮箱:jmsnt@sina.com(邮件主题标明为“姓名+应聘岗位+硕博英才网shuobojob.com”)
原文出处:
https://kfyxy.jmsu.edu.cn/info/1013/16064.htm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shuobojob@126.com。
微信公众号

关注硕博英才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硕博社群
- 博士交流群:32805967
- 北京硕博交流群:290718865
- 上海硕博交流群:79953811
- 天津硕博交流群:290718631
- 重庆硕博交流群:287970477
- 江苏硕博交流群:38106728
- 浙江硕博交流群:227814129
- 广东硕博交流群:227814204
- 湖北硕博交流群:326626252
- 山东硕博交流群:53955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