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硕博英才网 > 海外优青 >

福州大学2025年全球诚邀英才依托申报海外优青(新增批次)

信息来源:福州大学作者:硕博英才网发布时间:2025-08-12 17:40

一、项目简介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备以下条件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具有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三、支持措施

海外优青待遇

1.正式编制,聘任到正高专业技术职务,博士生导师;

2.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绩效,绩效上不封顶;

3.学校提供丰厚安家补贴,同时享受各级政府安家(个人)补贴叠加支持,足以在福州享受体面的住房条件;

4.享受基金委科研经费资助,学校统筹提供不低于1:1配套(其中实验类理科、工科、医科直接按照顶格配套),此外,可根据工作需要,由学校另行提供大型仪器设备费;

5.可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协助解决配偶工作,为人才及其直系亲属提供十大医疗保障措施。

针对达到海优项目申报条件,且科研业绩突出、教育背景优异的人才,提供与海优相近的待遇。可常年接收申报!

前置支持的条件(以下两种即可)

1.依托福州大学申报国家海外优青,并进入会评阶段人员。

2.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周岁,毕业(出站)时间不超过2年,且一般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①博士毕业于ARWU、QS、THE世界大学排名最新同时排名前100大学;

②博士毕业于ARWU、QS、THE世界大学排名最新同时排名前150大学,且所学专业在ARWU、QS、THE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之一最新排名前30;

③毕业于上述高校和专业,且在上述高校或NatureIndex最新排名前150的海外科研院所进行博士后研究。

前置支持的待遇

1.正式编制,直评并聘为副高专业技术职务,特别优秀的可根据科研成果直评并聘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2.学校提供的薪酬待遇、安家补贴、科研启动经费略低于海外优青的支持力度;

3.配偶随迁就业根据需要可提请有关部门予以统筹协调。

扫码查看引进项目文件

(已确认当年申报海优项目,可常年申报)

扫码查看交流合作项目文件

(计划来年申报海优项目,

可先跟我校教师开展交流合作项目)

二维码(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其他支持的待遇

➢提供中小学一体化、公办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福州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入职后前三年,免教学工作量硬性要求;

➢统筹安排过渡性住房(3年)。

四、申请程序

(1)申请人可登录链接

https://f.wps.cn/g/JSqBlImN/【WPS表单】填写「福州大学人才项目报名表」或扫描以下二维码填写相关信息。

二维码(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2)学校对申请人的基本条件进行综合审核,符合条件且与我校达成申报意向者,有关教学科研单位将安排专员协助在线申报。

学科专业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苏老师 占老师

电话:+86-591-22865279 13859085287

Email:gcb@fzu.edu.cn

网站:https://rsc.fzu.edu.cn/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学城乌龙江北大道2号福州大学行政北楼东223人事处人才工作科

六、学校概况

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医、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 19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5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2

1个国家重点学科

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化学学科再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12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化学(0.256‰)、工程学(0.603‰)、材料科学(0.903‰)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

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2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
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1
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 4
国家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 1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NdVS_FLm_bpaBzTZ5ntY1w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shuobojob@126.com。

微信公众号

关注硕博英才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硕博社群

更多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