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硕博英才网 > 海外优青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诚邀全球英才依托申报海外优青项目

发布时间:2025-02-06 17:56信息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诚邀全球英才依托申报海外优青项目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落实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部署,持续推进人才强校系列举措,着力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现诚邀全球英才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申报2025年海外优青项目!

一、项目简介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2021年起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请条件

参照2024年海外优青条件,具体以2025年基金委发布通知为准

01基本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02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三、北航支持政策

01畅通的发展通道

1.事业编制,直聘准聘教授岗位

2.配备职业发展导师,提供良好的团队和顶尖学科平台支持

3.实施分类评价、分系列发展,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

02优越的待遇和宽广的平台

北航在北京市拥有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2023年建成启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开启“京杭两地三校园”新时代,均配备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平台,配套一流的服务和一流的待遇,为海内外优秀人才提供多元化的发展选择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1)北京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可择优获得“卓越青年学者”叠加资助;提供住房补贴或同等价值的其他住房待遇;保障博士指标,提供足量科研启动经费,充足的办公实验面积;享受央保养老、公费医疗,解决子女中小幼入学,在满足北京市落户条件下,协助解决配偶、子女落户。

2)杭州北航国际创新研究院

按照“学术身份在北航,人事关系在杭州”的原则,享受以下待遇:提供不低于北航北京校区的薪酬;提供校内教师公寓以及杭州市余杭区范围内的人才共有产权房;入选者可认定杭州市B类高层次人才,享受杭州市政府提供的购房补贴;按照国拨经费1:2的比例提供科研启动经费或配套经费支持;提供充足的科研、办公面积;协助解决配偶、子女落户杭州;在杭州市余杭区全域范围内解决子女入学入托;入选后可实现与北航北京校区的人才双向流动。关于北航国新院的详情,请登录https://h3i.buaa.edu.cn/index.htm 查看。

03申报支持

达成申报意向后,学校将为申报人匹配专属导师,组织校级、院级多轮申报指导,并安排专人全流程协助申报。

四、申报方式

1.填写报名意向

欢迎符合申报条件的优秀青年人才扫描下方二维码在线提交申报意向。学校收到申报意向后,将会依照申报人研究方向推荐相关学院进行后续深度沟通。

https://app.buaa.edu.cn/site/form/formtemplat?formid=3085

二维码(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个人申报系统:

https://grants.nsfc.gov.cn/

五、“海外专项”招聘绿色通道

为持续加大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引进力度,北航自2023年起开设“海外专项”招聘绿色通道,为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发展提前提供副教授/教授岗位与相应待遇保障。详情请查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聘网:https://recruit.buaa.edu.cn/

六、联系方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力资源部/党委人才工作办公室:

杨老师 王老师 廖老师

联系电话:+86-10-82317779

邮箱:rc@buaa.edu.cn

各学院联系方式:

各学院联系方式_明细表(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七、北航简介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北航萌发于民族觉醒之时,诞生于国家奋发之际,成长于民族复兴之中。学校始终传承红色基因,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矢志不渝培养一流人才,打造国之重器,始终奋进在中国高等教育第一方阵前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1952年建校以来,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并入选“985工程”、“211工程”与“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100位两院院士和27万余名优秀建设者从这里走出,践行“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弘扬“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校风。学校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走出一条特色鲜明、内涵引领、系统提升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学科繁荣 特色鲜明

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提出了“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学科建设方针。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领域具有引领优势。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数量大幅增加,工程学进入全球前万分之一。

名师荟萃 人杰地灵

学校坚持党管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发布“蓝天新时代人才行动计划”,完善人才引、育、用机制,以一流教师队伍支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国家级人才544人,国家级创新团队45个。人才队伍中涌现出众多国家一等奖获得者、领域专家和型号总师,以及一大批年轻有为、造诣精深的专家学者。

服务国家 锐意创新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推动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贡献“四大模式”牵引下的科技创新能力系统提升,打通横向交叉链和纵向创新链,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作为副主任单位承建3个国家实验室,参与8个国家实验室建设。获批建设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牵头建设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另有9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4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2个产教融合平台、100个省部级平台、23个文科类平台/智库。“十五”以来,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84项,2004年以来获得15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4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国家高等级科技奖的纪录,被社会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

面向全球 开放交融

学校坚持党管外事原则,坚持服务外交大局,坚持世界一流愿景,持续深化“UPS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全域全方位的全球北航工作格局。拓展和深化与国际著名高等学校、一流研究机构、知名跨国公司及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与全球20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公司及国际组织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诚邀海内外青年才俊加盟北航!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AuhDfDXFR15y3rHFDi6qkw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shuobojob@126.com。

微信公众号

关注硕博英才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硕博社群

更多社群>